记者3月29日下午在广州国美、苏宁的卖场看到,有咨询、购买的顾客,但场面不算火爆。不过,广州苏宁、国美相关负责人却告诉本报记者,上周末卖得比较火,这次促销的销量实现了同比超300%的增长。
2015年的第一波空调促销活动,格力、美的、海尔、志高、海信、奥克斯等主力品牌悉数参与,促销降价幅度超过10%,有的甚至达到25%。有分析师认为,价格战虽然刺激销量上升,但由于价格降幅较大,总销售额不一定会实现增长,主要以清理库存为主,提醒空调企业不要过度依赖价格战。
促销力度大于往年
本报记者昨天下午在广州越秀区东山口附近的国美、苏宁门店了解情况,发现空调价格降幅明显,主流的1匹、2匹定频和变频分体空调机型,降价幅度达到400~900元。
国美携手格力创三天销50万台空调销量纪录的广告牌抢眼。一匹单冷定频空调,三级能效2199元,二级能效2399元;一匹变频空调,二级能效3199元,还可优惠至2999元。销售人员说,前者大约比平时便宜400元,后者便宜700元左右。美的、海尔、志高等在国美卖场也有相应促销。
苏宁这次携手11个厂家对撼国美格力阵营,“空袭72小时”的口号摆在大门口。这里美的、志高、海信的空调价格,表面看与国美店价格相当,甚至略低。
广州国美总经理助理梅敦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上周五的销售不错,创了广州国美空调销售的单日新高。3月27日当天,格力在广州国美空调销售中的占比达到70%左右,同比增长超过300%,把其他空调品牌的销售也带动了起来。“1488元的格力小一匹定频空调,当天就销量了6000多台。空调现在的平均单价3000元,格力这次促销力度达到20%。”
苏宁广州地区管理中心空调采购部采购经理卢剑也表示,“市场还是比较热,这次促销基本达到预期。”3月27日开始的这轮促销,广州苏宁空调销售规模对比今年2月环比翻了3~4番,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同比翻了3~4番。
“这是今年空调业第一波促销,以价格为吸引力,销售结构偏低端”,卢剑说,降价幅度比去年同期降幅多10%。这使消费者受惠,对于工厂则可缓解库存压力。但预计所有库存清空,至少要到5~6月份,因此后面还会有促销,“今年促销的密度、力度比历年都大。由于以清库存为诉求,厂商对利润没有过多要求。现在原材料价格下降,尽快去库存,才能为6月大热天的新品上市腾出更大空间”。
单纯价格战难救市
今年3月底的空调战声势很大,格力放言价格回到六年前,奥克斯甚至说回到十年前、亮出999元的超低价。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不仅在格力专卖店体系搞促销,还亲自为国美与格力三天创50万台空调销量纪录代言;苏宁则联手美的、海尔、志高、海信、奥克斯、TCL、松下、长虹、新科、惠而浦、三菱重工11个厂家,计划三天内冲击100万台销量,对格力展开“反清洗行动”。
一个广州格力专卖店的负责人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其实天气还没有大热,巨头之间的对垒,更多地希望把市场炒热。从目前情况看,3月底的促销战,更主要是格力与美的、国美与苏宁之间的较量。“两巨头(格力与美的)都有资源,去年净利过百亿,加之上游原材料降价,所以它们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保持市场规模。这次促销价格比去年12月份的促销价还便宜了一些。”
上述负责人表示,清明节前后,天气又没大热,买新屋装修的人也不多,这时搞价格战并不一定合适,事实上客人并不是特别多。
据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零售商也会趁机到大卖场去买特价机囤货。“1488元的格力小一匹定频空调,现在拿回来,到旺季时按2000元正常价格卖,也有人买。”
对于3月27日~29日国内空调市场的促销对决,奥维云网(AVC)空调环境事业部分析师吴国权认为,价格战并不一定能将空调市场重新拉回到增长轨道。
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4年9~12月的价格战促销期间,空调整体市场销量同比下滑7.3%,零售额下滑7.5%;到2015年,截至3月15日,前11周的空调整体市场销量同比下滑4.1%,销售额同比下滑10.7%。从数据来看,2014年的价格战应该是雷声大雨点小,销额销量下滑基本相当,价格战并不明显;而2015年前11周来看,零售额相比零售量大幅下滑,且下滑幅度高出6.6个百分点,价格战可谓实打实、不忽悠。综上来看,奥维云网(AVC)预计,3月底上演的空调大促,也将是量涨额跌的局面,空调厂家并不会从中得到更多利益,其实际意义更在于快速清理库存,缓解渠道和厂家压力。
奥维研究院院长张彦斌曾估计,3月底前,国内空调库存高达4000万台,其中格力空调库存超过2000万台。
“价格战目前来看是空调厂家没有找到更好办法的无奈之举,寄希望通过价格优惠来带动市场销售,事实却是,价格战已经不能在空调产能过剩、库存过高、更新换代占主导的价值选择时期带来实质性的增长。”吴国权直言。
吴国权建议,与其让价格短期刺激市场需求,不如进行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等手段降低成本、争抢国际家电大市场。空调企业可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产能过剩的空调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时,把握“互联网+”的机会,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力争在“工业4.0”的浪潮中超越欧美、日韩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