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来看,我国大部分环保技术的研究跟踪国际动态比较及时,如过滤、吸附、混凝等。但原创性研究能力与国际相比尚有差距,总体看,我国各项环保技术相当于发达国家2003年左右的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近日在2014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表示,若按起始研究年限分析,我国大部分环保技术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
目前,《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出台,“水十条”即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箭在弦上。那么,我国环保技术能否支撑更严格的计划实施,需要进行哪些努力?
论文多但技术水平为何不高?
科研成果的实际利用和商业转化程度不高,原创性技术少,核心专利技术缺乏
我国环境问题是在近30年才集中出现并被社会公众所关注,环保技术应运而生。专家评估,总体看来,起步晚但研究发展速度快。我国环保技术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形成了较全面的研发布局,整体处于国际中上水平。
特别是生态修复技术中的森林与草地恢复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中的固定源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源清单技术等,我国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0年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环保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环保法规的实施以及国家在环保领域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大,是环保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嵩认为,中国自行研发应用环保技术的能力十分有限。目前,我国科研成果的实际利用和商业转化程度不高。
曲久辉也表示,我国环保技术的研究质量也有待提升。尽管我国环境领域论文发表总数仅次于美国,且增速明显高于其它国家,但我国环保技术论文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SCI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明显少于发达国家,原创性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创造不足。
曲久辉还表示,从技术产出看,我国环保技术的研发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研究院所,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研发实力均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研发与转化脱节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环保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水平高,但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多处于小试或中试阶段,技术产业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我国缺乏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技术发展跟不上环境改善需求?
标准与技术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建立治污先导技术研发储备制度,改变“后发制人”的技术工作机制
通过制定和严格实施排放标准来提高排污控制水平,能促使排污者应用更高效的污染防治技术。然而,除少数污染物项目外,我国排放标准的排污控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准中污染物项目也少于发达国家。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技术处处长冯波介绍说,美国标准中控制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分别为187项和126项,我国分别为110项和60项。他认为,我国环保技术工作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排放技术法规制定工作需要的、治污先导技术研发储备制度。
据他介绍,技术因素对制定和实施排放标准的制约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制修订标准过程中,设置污染物排放限值时,要严格约束排污行为,但是缺乏可靠的支持技术,只好通过借鉴国外技术法规暂时化解矛盾。
第二,由于标准没有可靠的、经过本国工程实践检验的技术,往往在标准发布后才仓促地进行技术准备,而这段时间非常短促,相关企业只好购买国外技术。
“这些问题使标准与技术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冯波坦言,“我国目前实行的环保技术工作机制,对象是现行排放标准的达标技术,主要措施是现有技术的遴选、示范和推广。这种‘后发制人’式的技术工作机制,不利于制定、实施排放标准,也不利于国内环保技术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
对此,冯波建议,首先,政府主导建立的治污先导技术研发储备制度构成应该包括:设定未来治污技术水平,公布技术发展导向文件。涵盖污染物名单与排放控制水平要求,主要用于引导支持技术研发活动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向,兼具引导社会资金的作用。
其次,安排资金开展先导技术研发活动。特别是在财政资金支持的公益性科研项目、科研专项计划中,有序安排相关技术研发和工程试验项目。
再次,建立社会化技术实验评价机制。发展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实验评价有偿服务活动,鼓励各种具备条件的技术研究机构从事技术实验评价工作。
最后,建立稳定的公益性先导技术研发队伍,引导包括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主体从事先导技术研发活动,建立一批以研发公益性先导技术为主要目标的技术研究中心。
能否为创新搭建高效平台?
“环境医院”模式为产业提供从咨询、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到实施、设备供应、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示范推广的全套环境综合服务
“当前,我国要加快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应推广一批成熟适用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支撑重大环境工程建设。”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认为,要通过加强战略研究,聚焦国家目标,推进创新发展,应用推广一批技术,示范试验一批技术,集中攻关一批技术。
此外,还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培育领军企业,以全球化视野来谋划未来。马燕合强调,在加快环保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方面,江苏省宜兴市有较好的基础,目前正在建设国家层面的、以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园区,要发挥多方优势,努力做好。
作为以环保为主题的高新产业园区,江苏省(宜兴)环保科技园目前正在探索“环境医院”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解释,这种治理模式将为产业提供从咨询、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到实施、设备供应、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示范推广的全套环境综合服务。
专家认为,“环境医院”为环保产业转型探索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新道路,打造了一个由制造主导向服务转型的新模式。但是,良好的产业基础是“环境医院”设立的坚实根基。现有技术和条件下,要复制推广这种模式,还需因地制宜、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