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云,中国总理在表明治理严重大气污染的决心时,特别加重了语气,称“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并提出了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减排目标,而这是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谈到的(见中国网2015年3月13日)。
笔者看到,尽管国家环保部没有疏出新任部长陈吉宁的“三把火”详情。不过,这位任职环保部才十余天的陈吉宁确实新官上任敢作敢为。除了他公开正面回应央视前主持人柴静自费制作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和破格出席环保部记者会坦率回答记者们关于环保问题后,引人注目的是,他公开宣布一刀切断环保部所属的8个环评机构,并要求各地方与环保部门挂钩的环评机构也分期分批脱钩(见新华网2015年3月9日)。
人们知道,与政府环保部门挂钩的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也就是被称为“红项中介”。客观而言,环保部门属下的8个环评机构,不是没有做过好事,但是,由于屁股指挥脑袋和掌心掌背都是肉很难割舍的原因,环保部门对“嫡系”环评部门作出的环评,很难公正裁决。在利益格局驱动下,一些消极的因素会影响环境评价。因此,环保部门与环评机构脱钩,政归政,事归事,一切按规则办事,就有利于避免利益格局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吉宁上任“烧了”切断8个环评机构的“火”,就是剑指利益格局染指环保事业的正气之火。6日环保部通报了对一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环评机构、环评技术人员的处理情况,63家环评机构受到通报批评或取消环评资质等不同程度的处理。记者同时了解到,所有具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单位将全面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开展了专项巡视。今年2月9日下午,巡视组向环保部反馈了专项巡视情况。据巡视组通报,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问题突出: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记者发现,在63家被查处的机构中,在京机构有11家。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被查处的问题包括:主持编制的相关环境报告标准引用不当、污染源计算有误、遗漏污染源分析、降噪效果缺乏依据等。
笔者不知道往昔环保部门属下环评机构的具体运作情况。不过凭着公众对某些地方环境不断恶化的担忧,至少可以断定,在中国环保问题上,需要一个有作为的环保部门主理,更需要一个过得硬有作为的环保部长主政。人们之所以对陈吉宁抱着期待,首先在他有担任清华大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长及参与国家重大环保项目的阅历。2000年至2006年他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部滇池流域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污水回用技术政策和规划研究等重大工作有独到见解,而且在前些年部分地区曾因上马PX和垃圾焚烧场项目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对PX下马,网上展开争论时,清华部分学子以科学证据据理反对不加分析一律叫停PX,作为校长的陈吉宁公开表态支持,此事也给了公众很深刻印象。这说明,选拨这位清华校长出任环保部长既是中国政府高官择官的重大突破,同时也奠定了陈吉宁主掌环保部的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是化了气力的,成效显著的。2014年中国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总体上PM2.5平均浓度降低11.1%。长三角和珠三角也降低10%至12%,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降低了12.3%。但是某些地方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同样成为国家政治热点。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1月27日下发文件,要求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这是首次国办就该问题下达通知。《通知》提出两年内地方政府要彻底清理包括未批先建等在内的违建项目。地方政府有关负责人如任期内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质量明显恶化,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等,将被终身追究责任。记得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期间向亚太地区领导人表示,要使APEC蓝成为北京常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铁腕治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从今年起实施。而新任环保部长首先对与所挂钩的环评机构开刀,切断利益链,就展现了他非同凡响的一面,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