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穹顶之下》,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污染。然而,在本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水”的话题却率先成为最热门头条。从“实名制”纯净水、矿泉水亮相两会,代表委员以身作则“节水”,到各种关注“水污染”、“水环境”的建议、提案陆续出炉,引发社会热议......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更是高声疾呼,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看,水污染问题更值得关注。
两会瓶装水“实名制”
引爆网友点赞“节水”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在本周开幕的全国两会,率先引爆网民点赞的竟然是一瓶“实名制”瓶装水。
今年两会上,“实名制”瓶装水亮相:“小标签写上自己的名字,下午来了还能接着喝,”政协委员孙建方笑着说,以前开两会时,每位委员的桌上都会放着一瓶纯净水,“上午放一瓶,有些喝了一半,开完会就被收了,下午再发一瓶新的,这很浪费!”
这则两会小花絮成功“抢头条”,引发全国网民热议。“节水从点滴做起,给今年两会点赞”。
“水安全”成两会热点话题
治理水污染比雾霾还难还急
从一瓶实名制水引发的“水”话题,更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最关注的热点。“水污染治理难度比空气污染治理要难得多,特别是湖泊污染治理,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高吉喜忧心忡忡地向媒体呼吁“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更大,甚至会导致物种灭绝。”
根据2014年5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是红色的警讯——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和极差;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现实是沉重的——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代表委员呼吁水生态建设
各地加强监管力度,水十条有望两会后出台
其实,早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地方两会陆续传来“水声音”,水污染治理,成为各地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1月23日举行的北京市人大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2015年,全面完成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任务,再生水年利用量由8.6亿立方米增加到9.5亿立方米;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综合整治重污染河流和重点水域,确保全省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比例超过50%;江苏省2015十件实事中,包括“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浙江省今年向群众征求并明确了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也位列其中.......
为此,在目前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关于纯净水生态的构建,代表委员们继续深化监管“大做文章”。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就提出,应全面推行严格的水资源制度考核,并细化水资源水量紧缺和水污染突发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开放水环境治理的公共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各方面利用基金优惠政策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四位一体的多元投融资模式。
对于水污染治理,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提案建议,以一级强化处理作为底线手段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所有尚未并网的污水必须采取一级强化处理措施,不得直排。
记者同时了解到,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近进入国务院审议的程序,并有望在两会以后正式落地。“水十条”是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我国的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预计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专项整治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和水资源费等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促进多元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