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地球生态系统。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已进入了生态超载状态。2008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2.7全球公顷,超过了地球生物承载力的50%,这意味着人类需要1.5个地球才能生产其所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和吸收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而生态耗竭速度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碳足迹的增长。自1961年以来,碳足迹已经增长了11倍。如不改变这一趋势,到2030年即使两个地球也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2013年9月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第五次评估报告中也明确提到,气候变暖毋庸置疑,并且指出科学家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确定人类活动应该对全球变暖负责。同年11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2013排放差距报告里提到,如果要在2050年把温度控制在2度以内,按照减排目标,到2020年,全球最大排放量应不超过4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在2010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501亿吨。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2020年度排放量预计将达到590亿吨。所以如果我们现在还不采取更广泛的行动,要实现2度目标非常渺茫。
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能否低碳转型,走上公平且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仅决定了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整个人类星球的未来。
减少局地空气污染、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是中国面临的两大最为重要的挑战。由此,中国政府重申,将会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相匹配。
然而,留给我们转型的契机和时间已经不多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无动于衷,皆是死胡同。每座新建的燃煤电厂,至少锁定了三十年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每棵砍掉的大树,都削弱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活力,威胁着老虎、大熊猫等物种的生存。所有人都必须勇于采取行动,做出必要改变,拯救我们的未来。
“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能否低碳转型,走上公平且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仅决定了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整个人类星球的未来。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 行业虽然自身的碳排放量并不高,只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二,但是基于ICT的低碳方案可以为整个社会实现根本性变革提供一条智慧的途径。”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总干事卢思骋
纳尔逊·曼德拉曾经说过:“貌似遥不可及,原来唾手可得”。WWF通过碳减排先锋企业的实例证明,企业完全可以实现商业增长与低碳减排的双赢。为迎接一个经济和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您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