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料被列入北京市今年要调整退出的重点行业的消息传来,依然不可避免地引起行业内的小风波。人们不禁要问,涂料行业真的已经成为大城市急于甩掉的包袱了吗?
事实可能真的不可避免地往这个方向发展了。北京出于治理大气污染的目的将涂料行业列入污染行业行列,计划在10月底前清退一批污染企业,其中必然包括涂料企业的身影。而北京作为首都的标本作用,有可能成为其他大城市学习的对象,这给这一政策的影响力空间提供了不确定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涂料行业一步步遭遇这样的“不公平待遇”?
当初一些国营涂料企业兴起之时,正是依托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建立起来的,以便更接近消费市场。比如北京的红狮漆、天津的灯塔、武汉的双虎等。哪怕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民营涂料企业,很多依然逃不出这样的布局惯性。它们身处闹市的位置为日后成为大城市“心病”埋下了伏笔。
随着涂料产品危化品属性的确定以及人们对危化品的“敬畏”,那些当初为了接近市场而设立在大城市中的涂料企业开始变得与城市发展不协调;把这些涂料企业搬离城市的呼声也渐渐地从后台走到前台,“音量”也愈来愈大。因此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政策,意在逼迫涂料企业“出走”。比如在“中国涂料之乡”顺德,一批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民营涂料企业不得不因为政策的严苛而疲于奔命,并由此拉开转移的大幕。
大气污染的凸显成为又一根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近几年来,大城市及发达地区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唤醒了国人对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性的重视,并倒逼政府部门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于是,国家层面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以期给民众承诺和信心。纵观多地的相关政策,涂料的生产与涂装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削减污染的主要对象之一。
北京的污染行业调整退出的政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尽管涂料行业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至今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涂料依然“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被反复提及、治理无疑。曾经有行业人士表示,多年来并没有发生过因为涂料生产而造成的大的安全事故,但是涂料行业被“照顾”的力度比那些屡屡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还要大,他认为这是对涂料行业的误解和误伤。遗憾的是他的声音并不能让决策者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