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文件》)近日正式印发,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把农村问题解决好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集聚各方力量,锐意进取,推进改革。能源电力行业作为参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践行责任,砥砺前行。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是各行业都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对于能源电力行业来讲,也必须适应这种转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分析预测,2015年华东区域、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平衡,东北区域、西北区域富余电力继续保持较大规模,仅华北电网可能存在供需紧张的状况,但整体上5区域供需总体平衡。南方电网公司也分析预测,2015年其经营区域内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但局域性、时段性存在供电紧张。
《文件》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记者观察发现,新常态下,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将成为今后电力行业投资的主要领域。过去,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为解决缺电问题,电源建设投入往往多于电网建设的投入,但2013年这一投资比例发生了变化。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电源投资达到3717亿元,电网投资为3894亿元,电网建设投入首次超过电源建设投入。2014年投资向电网倾向的趋势更加明显,2014年的电源建设投入为3646亿元,同比减少5.8%,电网建设投入为4118亿元,同比增加6.8%。
在电网建设投资中,主网投资的核心指标是用电量增速,2014年我国的GDP同比增长7.4%,全年用电增速3.8%,增幅较2013年均有所下降。随着这一指标的下移,加之基本网架建设的日益完善,投资的重点必将向配网转移,这一点与《文件》中提到的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吻合的。
《文件》还提出,2015年,将因地制宜采取电网延伸和光伏、风电、小水电等供电方式,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事实上,自2013年国家能源局就制定了《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提出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光伏独立供电建设,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电网延伸工程建设,其中光伏独立供电解决119万人的用电问题,电网延伸解决154万人的用电问题,总共解决27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总投资294亿元。
2013年解决了150万人的用电问题,2014年共解决84万人的用电问题,三年内全面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用电问题的目标已经近在眼前。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攻坚方向。为此,国家能源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随着各地光伏扶贫项目的星罗棋布,能源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现在黄淮海平原粮食产区每年有一亿吨以上的秸秆被露地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两院院士石元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生物质产业一边联系着农村、农民,一边又联系着能源市场,我们需要创新性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生物质能源作为人类最早的能源利用形式,具有碳中性排放的特点,工业革命后被化石能源替代,生物质能源受到冷落,随着近些年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从发电到变油、变气,它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