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洪水季节或三峡库区蓄水时,大量垃圾漂浮物都会堆积到三峡坝前,垃圾漂浮带绵延数十公里,场面触目惊心。
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在他们看来,这些“阴魂不散”的垃圾,更多是人为因素形成的,并非什么科学难题,打捞也不是最终办法,治标更须治本。
垃圾从未“走远”
据了解,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库区河道由流速快、流量大的急流航段变成流速变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港湾河汊多的河道型水库,江水的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加之上游漂来的垃圾,导致江面漂浮垃圾大量滞留和堆积。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洪水季节和三峡蓄水期,垃圾还会一如既往地汇集到坝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反复出现的垃圾确实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垃圾似乎从未“走远”,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看来,不应该发生这样的状况,三峡库区的水安全、水环境问题关乎城镇居民用水健康,不容小觑。
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江面漂浮垃圾受气候、枯水季节、洪水季节的影响,形成汛期多而集中,枯水期相对少而分散的特征。
种类多 危害大
据了解,江面漂浮垃圾主要聚集在沿江两岸靠近城镇的水域,尤其容易聚集在有回水沱、港湾河汊江面、码头、船舶锚地及部分流速缓慢的水域。
“三峡蓄水初期,江面漂浮垃圾主要来自沿江两岸,从上游顺水漂来。”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宁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些垃圾的种类非常多,包括树枝树叶、秸秆柴草、塑料袋、快餐饭盒、白色泡沫板、废纸、破布、建筑废料、水葫芦和浮萍等。
“其中,树枝树叶等主要是上游的山体出现崩塌,或者下暴雨冲刷下来的。”宁萍介绍说,很多白色垃圾主要来自沿江各城镇,而有害水生植物的出现则归咎于工业、农业等排污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宁萍研究发现,三峡大坝蓄水初期,库区上下游均发现大量江面漂浮垃圾,部分水域形成了江面漂浮垃圾物带,一些沿岸漂浮垃圾物带厚度达0.3~0.5米,库区沿江水域均有呈分散状的漂浮物带。
“漂浮物的大量聚积,将严重影响水质、景观、通航安全以及发电效率等。”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局长张曙光告诉记者。
“水生植物的大量存在,会阻碍大气与水体之间的氧气交换,对水产品的品质和数量都会产生影响。”宁萍介绍说,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还会阻隔阳光,阻碍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正常光照活动。
不过,环境科研机构的专家仍然认为,三峡垃圾问题还都在可控范围内,库区水质也一直在严格把关,目前并未出现水质恶化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下游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治标更须治本
“三峡集团每年用于水上漂浮物清理的费用为3000多万元,其中1500万元支付给地方用于清漂。”张曙光介绍。自2003年蓄水至今,三峡集团在清理水面漂浮物上投入的费用已经达到了2.6亿元。
“目前,对于这些漂浮垃圾主要还是采取打捞的形式。”宁萍表示,相比往年传统的人工打捞,科技进步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已大多采用机械化打捞,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日,三峡库区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正式投入试运营。这也是目前三峡库区第一座建成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该项目总投资3.567亿元,设计处理垃圾能力为800吨/天。
但在专家看来,打捞、焚烧、填埋等仍仅仅是“治标”的方式,若要真正根治“顽疾”,应对症下药,着力于“治本”。
“应该从源头治理,谁污染谁负责。”张曙光表示。
陆佑楣则提议,对此进行立法并严格管理,对于不按照规定处理垃圾的行为加以严惩。
“除了政府要重视,全民也需要积极参与,提升爱护环境的意识,齐心协力为环保作贡献,才能真正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宁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