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统落后甚至失效,是很多城中村的“通病”。记者近日从广东深圳南山区环保水务局获悉,近年来,南山区投入3亿多元,相继完成了20个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使得城中村排水难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内涝问题基本解决。此外,去年,备受内涝困扰的蛇口新街、长岭皮和沙河西路白芒片区3个内涝点整治也全部完成,逢雨必涝得到改观。
城中村排水与治污相结合
位于西丽的官龙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常住总人口约2万人。之前,村内巷道排水体系仅能够满足生活污水日常排水要求,遇暴雨时经常出现管道过流能力不足、积水、管道堵塞等现象,且存在污水乱排、雨污混流的情况,对村内环境和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区环保水务局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委托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编制了官龙村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目前,官龙村的排水管网改造已经完成。
和官龙村一样,近年来,南山区将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大事来抓,予以重点推进。区环保水务局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找有关知情人员了解等方式,对全区45个城中村进行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因旧屋村没有1:500的地形图,为确保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就用卷尺实施丈量。
区环保水务局负责人表示,城中村排水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排水设施排涝标准低。部分城中村和住宅小区内地势低洼,低于四周市政道路地面标高,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有的还达不到市政一年一遇的标准,造成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给市民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二是排水设施管理滞后。由于排水管沟缺乏定期清理维护,破损比较严重,加之一些人为乱倒垃圾、乱扔废弃物等因素,导致管沟淤积排水不畅,雨季污水经常外溢,严重影响生活环境。三是雨污混流情况严重。城中村雨水和污水同一系统排放,有的甚至是明沟收集,多数雨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经过市政雨水管道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经过反复论证,南山区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截至2014年底,南山区累计投入31105万元,完成了南园村、南山村、向南村、北头村、新围村、湾厦村、海湾村、雷公岭村、茶光村、南水村、白芒村、大磡村、麻磡村、围仔村、同乐村、塘朗村、牛成村、九祥岭村南头城、新屋、平山、官龙等20个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工程实施后,各村排水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村内道路、架空管线、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也一并得到了改造和完善。
29个易涝点相继得到整治
除了城中村内涝,一些易涝点也在南山长期存在。据了解,南山近年积极推进易涝点整治,每年把内涝点整治列为民生实事,近几年共投入3亿多元,整治易涝点29个,有效保障了公共安全。
在去年,南山完成了蛇口新街、长岭皮和沙河西路白芒片区3个内涝点的整治,使得片区居民不用再担心“逢雨必涝”。其中,长岭皮片区原有排水系统在其他工程施工中被破坏,同时,因为受长岭皮提升泵站影响,新的排水系统部分未能实施,再加上已建部分淤堵严重,造成该片区内涝严重。整治工程通过对该片区现有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同时对淤堵的渠涵进行清淤,解决该片区内涝问题。
沙河西路(白芒社区段)建设时是按公路标准设计,道路未设市政排水设施,道路路面和两侧山水通过道路两侧的排水明沟排放。近年来,由于其他工程建设导致该路段西侧排水明沟改为盖板沟,造成道路西侧山水、垃圾、树枝直接排向路面,加上盖板沟上设置的雨水口偏少,导致路面雨水不能及时收集排放,造成该片区严重内涝。整治工程通过完善该片区山水截流系统,对现状排水暗沟进行改造,以彻底改善该片区内涝问题。
蛇口新街现状排水管道管径偏小,排水能力不足,造成该片区经常内涝。该工程通过在蛇口新街铺设新的雨水管道,以解决该片区内涝问题。
主官有话说
坚持治污与排水结合 区环保水务局负责人
南都:城中村管网复杂,整治难度大,南山如何确定整治方案?
区环保水务局负责人:首先,我们坚持治污与排水结合。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按市政两年一遇标准,完善排水管网,提高排涝标准。同时,坚持以外围截污为主,雨污分流为辅。大部分城中村巷道狭窄,在1-2米的巷道下已经分布了供水、供电、通讯等管线,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再布置雨污两条管线并不现实。为此,区环保水务局因地制宜,区分情况制定方案,对能实施雨污分流的按雨污分流改造,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雨污分流的则在城中村排水管网与市政管网接口处实施总口截污,这样既保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又很好地解决了城中村污水进入自然水体的问题。
此外,坚持水环境整治与综合环境整治相结合,地下管网整治与地上环境整治相结合,在对城中村内排水管网进行完善的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城中村内道路、停车场、绿地、架空管线、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并进行提高完善,既避免多部门分别施工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区报大家读
城中村整治须组合拳
城中村治理,历来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从城市建设层面看,城中村的建成缺乏规划引领,建筑质量不高,欠缺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消防安全隐患严重;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城中村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集聚,带来了社群融合的难题,往往给公共管理者带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压力。
排水和内涝问题,实际上只是城中村众多问题的冰山一角。其背后则是规划、管理乃至人们生活习惯的使然。这样的问题在城中村还有很多,如果想同时全部解决当然不可能,但如果单一地针对某个问题专项治理,显然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拿排水管网来说,治理排水管网,势必会开挖道路,挖开各种管线,如果能在排水管网治理的同时,同步进行道路修缮及其他管线整治,相信会事半功倍。
类似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在深圳并不鲜见。比如一些道路的修缮与地铁施工,就未能做到协同进行,结果就导致路修完没几个月,因为地铁施工就要重新开挖道路的现象。
南山区在整治城中村排水系统的时候,努力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完善排水管网的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城中村内道路、停车场、绿地、架空管线、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并进行提高完善,这也为城中村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提供了不错的样本,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