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达莱专注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是一家专业从事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为污水排放企事业单位及专业污水处理企业提供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依托“兼氧FMBR技术”和“JDL-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两大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完整污水治理产业链服务。公司专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和电镀、印刷电路板等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
1、处于行业大发展前夜:农村污水处理和工业水处理景气度持续提升
1.1、村污水处理领域:政策推动下的蓝海市场启动,潜力空间巨大
1)农村污水处理刻不容缓
农村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程度低:从2011-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农业源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维持高位。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352.7万吨,其中农业源化学需氧量1125.7万吨(甚至高于生活源的889.8万吨),占排放总量的47.8%;我国氨氮排放总量245.7万吨,其中农业源氨氮77.9万吨,占排放总量的31.7%。
农村污水处理率远低于设市城市及县城:目前市政污水处理的发展空间逐渐饱和,而农村和小城镇的环保方兴未艾,环保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题。中国目前拥有6.74亿农村人口、250多万个自然村、60万个行政村以及4万多个乡镇,每天3000多万吨污水排放量;而目前中国建制镇整体污水处理率尚不足30%、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7%,潜在空间巨大。
由点源到面源的水污染趋势使得农村水处理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点源污染依靠排放许可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污水处理厂产能的升级、管网建设的加大投入,显得相对可控,而面源污染则往往比较分散、隐蔽、随机,研究和防控难度更大,其技术创新还往往要考虑到成本,限制较多。从目前水污染的形式看,伴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备,点源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以农村污水为主的面源污染防治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并且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因素。
2)政策推动下,农村污水处理正处于订单快速释放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村环境治理成为趋势: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施政着力点,将成为未来5-10年大力推进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提高城镇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此背景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力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必然趋势。
政策倾斜力度逐渐加大:农村水务市场长期被忽略,缺乏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措施,再加上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目前该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的政策引导阶段,从政策跟踪看,倾斜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全国范围内农村水处理市场逐渐进入订单快速释放期:进入2014年之后,在自上而下的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区均加大了对于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招标力度,市场开始进入订单的快速释放期。
3)PPP模式加速转换政府角色,推动订单快速释放
PPP模式推广力度大,成为基建投资首选:对于中国来说,过去基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是地方政府。随着《预算法》的修订以及《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在预算管理和债务约束的情况下,传统GDP锦标赛下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将被抑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建投资,即PPP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必然的选择。2014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密集出台的PPP相关政策也证明了这点。
环保作为基建投资重要一环,PPP将推动地方订单加速释放: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30个PPP模式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其中环保相关项目有15个,占据了半壁江山,说明环保是政府工作重中之重。
因此在PPP模式的持续推动下,在环保领域,政府的职能将逐渐向购买环境服务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大批量的环保项目将顺势推出,而作为农村环保这一巨大空白市场将尤其突出。
4)潜力空间巨大的蓝海市场,民营企业弯道超车的绝佳领域
市场潜力空间大:目前中国拥有6.74亿农村人口、250多万个自然村、60万个行政村以及4万多个乡镇,每天4000多万吨污水排放量,但是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不足10%,空间巨大。据我们测算,如果农村污水处理率提升至50%,将会推动千亿级别市场的释放。
民营企业弯道超车的绝佳领域:在前一轮的水务投资浪潮中,以首创、北控等国有企业凭借资本和资源优势占得先机取得了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渐饱和,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在这一轮农村水务市场大发展之际,由于分散度高、单位投资大、缺乏规模效应等特点,大型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缺乏参与热情,给了民营企业抢占市场并且弯道超车的机会。
1.2、工业水处理领域:监管趋严和第三方治理趋势倒逼工业水处理进入快速成长期
1)工业水处理已到了不得不治的阶段
我国工业污水污染形势严峻,排放量大且污染性强,2012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都极大,并且含有汞、镉、六价铬等多种致癌重金属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采用的是企业自行治污的模式,即企业自行购建污水处理设施、配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设施运营和维护;但是因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复杂,需要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这种模式的治理成本高且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再加上之前政府以经济优先的发展策略,导致工业污水处理的达标率并不高。
2)排污企业、政府和治理企业三方关系的重构将改变行业规则,推动加速发展
目前随着工业污水排放标准全面提升以及环保监管的加严,从企业本身的经济性出发,我们认为整个工业污水处理的模式将从“谁污染、谁治理”逐渐转向“谁污染、谁出钱”交给第三方去做,排污企业、政府和治理企业三方的关系将迎来重构,工业废水第三方处理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排污企业:由谁污染、谁治理转向谁污染、谁出钱,并且考虑到排放标准以及政府监管的双加严,排污企业目前的痛点已经转为如何经济性的处理排放问题。
政府:由“老爷模式”向“管家模式”转型,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目标以及职能在转变。目标的转变体现在以经济发展优先逐渐向环境发展优先过渡;职能的转变体现在政府职能的逐渐弱化,将重心放在排污监管,而治理工作交给治污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治污企业:由于排污企业新痛点的出现,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三方治理的趋势将出来,这给治污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产业环境,使得治污企业从之前受制于排污方并且不受重视逐渐转换角色为企业的好帮手和必备需求。
3)市场加速发展的同时,整合将同步进行加快集中度提升
目前中国的工业呈现园区化,集中度在逐渐的提升,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第三方处理企业能够有利的进行园区和区域整合,解决了之前困扰处理企业的规模化问题,这对于第三方处理企业本身的积极性也是很大的推动。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因素:
排放标准提高,处理难度加大:大部分高污染行业污水排放标准过于陈旧,随着环保形势的变化对下游企业的污染防治提出更高要求,环保部针对各行业陆续制定了新版排放标准,收紧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违规成本提升:随着两高司法解释发布以及环保法修订案等顶层设计,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显著加大,下游工业企业环境违规成本大幅提升,偷排或超标排放企业将受到巨额罚款或是直接停产整改。
业主自身经济性:污水处理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属于非主要专业,如果自己去做,由于运行维护专业化水平低,运行效果差;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仍需上马一整套环保设施和相关人员,经济性差。
2、企业能够把握行业机遇实现快速成长:具备高壁垒的强复制性
2.1、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大行业中具备强复制性
公司专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和电镀、印刷电路板等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依托兼氧FMBR技术及JDL-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两大核心技术体系,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综合解决方案,较传统技术和工艺优势明显。
在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兼氧FMBR技术”在能耗、除磷脱氮效果、管理便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依托该技术所生产小型化、集成化的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具备可集中可分散、就地安装、就地回用、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等优点,高度契合了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所需达到的要求,便于广泛推广。
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公司竞争优势明显。2011年以来,公司以委托运营、BOO模式等多种业务模式开拓重金属废水处理设施运营市场。目前,公司已开展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开封凯乐实业有限公司和万安金泰源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委托运营服务,并与多家企业、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签定了合作协议。
2.2、的核心技术体系国际领先,具备极深的护城河
公司一直重视研发的投入,始终处于国内水污染处理行业研究开发最前端,历年研究开发支出较高,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申请了多项国内外专利,形成了以“兼氧FMBR技术”及“JDL-重金属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具有领先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电子、电镀、食品加工、印染、屠宰、制革废水处理等领域。
兼氧FMBR技术以公司自行研发的特性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为核心,通过引入自主培养、筛选的特性菌群,建立兼氧MBR,实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泥近零排放、气化除磷、同步脱氮。该技术是对常规MBR 技术的重大突破。
JDL-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系公司利用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创新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采用特种膜处理器,无需加入絮凝剂、混凝剂、助凝剂,解决了膜的堵塞问题,减少了其它金属杂质的含量,能有效分离水中不溶性金属化合物及其它悬浮物,可实现重金属资源高效回收利用。
2.3、优质管理层为企业提供持续成长动力
公司管理层均为具备各自领域多年经验的专家。其中董事长廖志民先生更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并兼任国家环境保护电子电镀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等,行业资历和经验极其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