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滔滔,流水汤汤。
自古善治蜀者必兴水利,早在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有了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从那时起,成都的农田水利工程便开始萌芽,且从未止步。在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强调水生态文明的当下,成都借助“再造一个都江堰”的契机,以“五大工程”为抓手,实现“水活、村美、民富”。
2013年8月,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实施骨干渠系节水改造工程、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工程、水源保障工程、农民新村饮水工程、农村中小型灌排河流治理工程等 “五大工程”。
一个重点:
骨干渠系节水改造工程
健其筋骨,以为根基。骨干渠系上接水源地,下承末级渠系,是农田水利的大动脉,它们是否畅通,是农田水利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成都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年代久远,历经时光之后,这些骨干水利工程面临着淤塞、破损、渗漏等问题。
对此,成都启动了大型灌区支斗渠改造、中小型灌区枢纽及干支渠改造工程,疏通农田灌溉主动脉。
2014年度,全市已完成骨干渠系节水改造155.45公里。陆续实施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7·9”洪灾水毁骨干渠系修复工程、大邑县永济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郫县蒲阳河暮水河支渠整治等。
目前,上述骨干工程效益初显,“经过改造的骨干渠系不再有‘肠梗阻’!下游农户不再守着渠道没水用!”成都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眼下,邛崃市团结堰分干渠改造工程、新津县泗江堰一分支渠、大邑县羊头堰整治工程、邛崃市楠杆堰、土门堰、新开堰干支渠节水改造工程、蒲江县官堰节水改造工程等一批市级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骨干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在2015年春灌中将发挥作用。
一个提升:
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工程
渠道打通,水流到田头,那么,水该怎么利用才有效率?
根据统计,成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四成以上,是主要的耗水产业,也是节水的主要对象。
怎样才能让引来的水更有效率地利用?
成都的答案是:10个10万亩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6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提供水利支撑统筹规划。
这也就是被称为“10+6+1”的农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工程。
在总体规划上,项目实施以示范片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整镇或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灌溉、小农水重点县和“五小”水利工程等项目整体推进,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水利基础保障。
2014年度完成末级渠系防渗整治1396.91公里,实施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7000亩,其中自动化、精准化滴灌设施1200亩。
根据规划,在项目全部建成后,成都每年可节约农用水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一个中型水库的蓄水量。
一个基础:
水源保障工程
在发布的我省2013年度水资源公报上,成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置靠后。
作为农业集中分布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从哪儿来?
成都的做法是,加快水利设施相对薄弱地区,尤其是水源缺乏的丘陵区和相对贫困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紧密结合县域全域灌溉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整村成片推进,通过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结合工程,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水平。
2014年,成都继续推动“百湖”工程、丘陵山区抗旱能力提升工程、市级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开展水源保障工程建设,完成新建龙泉山脉“百湖”水源工程16座,整治塘堰665处,新建蓄水池501口,新建改造提水泵站110处,新增恢复蓄引提能力2058万立方米。丘陵山区用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个突破:
农民新村饮水工程
农村住户分散、规模小,长期以来,是城乡饮水安全工作中的弱点和难点。“如果不尽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那么我们无法向老百姓交出满意答卷。”成都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针对农村供水分散式、小范围、低标准等问题,成都市确立了统筹城乡、全域规划、饮水安全满覆盖的目标。
具体而言,就是在成都各区(市)县按照建设“大水厂、大管网覆盖小水厂、小管网,供水主管进镇、管网通村达社入户”的供水思路,全面实施县域城乡居民饮水保障提升工程。
成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1年以来,全市筹措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共计43亿元,建成投产了金堂县东风水厂、邛崃市卧龙水厂、新都区大丰水厂等12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骨干自来水厂,新增供水能力80万吨/天,为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饮水集中化、农民饮水安全化、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供水体系提供了基础性的坚实保障。
据介绍,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各地通过铺设通镇、入村、达组供水管网,对20户以上的新农村综合体全面实施集中供水。2014年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5处,解决了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形成平原浅丘区自来水满覆盖、深丘区小型供水设施达安全的城乡一体化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全市228个乡镇实现自来水供应,2600多个村通自来水,占全市总村数的90%以上。
一个延伸:
农村中小型灌排河流治理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水利不能缺席。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没有水源的供给,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空谈——湿地、湖泊、河流乃至森林,都离不开水的滋养,更何况,水本身就是生态景观。
有河皆干、有水皆脏?这不是成都想要的结果,绿水蓝天、水活人欢,这才是健康城市的理想目标。
今年,成都以提升高标准农田防洪排涝能力和村镇、新农村综合体水生态环境为目标,稳步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型河流治理。“我们总的目标是以良好的水环境助推产村相融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助推成都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都市水务局负责人如是说。
2014年的时光已经结束,成都完成了183条中小沟渠综合治理,消除了黑臭水体,推进和完成桤木河湿地、香城湿地、邛崃市灾后重建“五湖三湿地”、郫县沱江河综合治理工程、新津县羊马河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数据·2014年
1552公里:
完成整治防渗渠道1552公里,整修沟渠5470公里,新修加固堤防100.12公里,整治塘堰665处,新建蓄水池501口,改建提水泵站110处。
80万吨/天:
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处,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工程7处。自2011年以来,全市新增农村供水能力80万吨/天。
2058万立方米:
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058万立方米,新增年节水能力1483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48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1.08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0.61万亩。
41.26平方公里: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26平方公里,初步实现土不出田,泥沙不入沟,渠道不淤塞,土壤肥力退化得到有效遏制。
新都:打通农村饮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村里的水干净了!”2014年12月29日,接近中午新都区斑竹园镇大夫村村民李元喜和老伴正在厨房里洗菜。自来水是2014年8月28日接到村里的。
青石村是典型的缺水村落,每到冬春季节,家家户户的吃水都要从一公里外的小河中取来。
变化来自于新都区在去年实施的打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去年6月,在当地水务部门一周左右的奋战下就全部解决。
据了解,新都区在完成全区大管网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惠民工程,让城乡供水一体化惠及全区广大农村群众。采用“村民自愿、政府补贴、共建共管”模式,由镇(街道)、村(社区)引导,村民自愿出资1000元/户表工程费,村委会集中申报,村委会、村民共同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与自来水公司订立供水管理合同,实现建管并行。目前,自来水入户惠民工程建设正进入尾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