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召开的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公开表示,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当前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环保投资不足,因此需要加快完善政策机制,进一步加大环保投融资机制探索力度。其中,大气、水和土壤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将超过6万亿。
吴晓青分析称,从需求形势来看,中央财政供给的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与测算需求差距很大,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政府投融资效率有待提高,审计表明,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进度缓慢、挤占挪用等问题,引入市场化环保投融资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将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在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排污权交易、改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
环保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从实践基础来看,一些地方生态环保项目已经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清单,环保产业股权基金、环境合同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等市场化机制正加快建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已成为普通共识。
吴晓青认为,应扩大“银政投”绿色信贷行动计划试点。环保部今年启动实施“银政投”绿色信贷计划,率先在海南、山东试点,资金规模120亿元,银行、政府、投资机构共同出资,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解决企业环保融资难问题;环保部会同财政部在滦河流域开展江河湖泊生态环保试点,同步组织地方政府、环保企业探索PPP模式,统筹城市污水设施及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水源地保护等领域、打包引入社会资本;重庆批准设立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湖南郴州发行重金属债券;广西河池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生态保护投融资机制。
吴晓青提出,下一步要建立稳定的收益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和支持方面,改进政府投资安排方式,以投资补助、基金注册、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定向投入,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健全环境资源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