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浙江舟山岱山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作为该县首个建设完成的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官山新村137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已全部纳入市政管网。这标志着岱山今年18个渔农村、4860户渔农户污水治理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据了解,官山新村位于磨心山下,此前,这里的生活污水只通过简单的化粪池处理,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渗排后,处理不当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引起传染性疾病。
“像官山新村这种离城镇较近的村落,我们选择把农村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到市政污水管网,再引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该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确定治理模式。像即将完工的江南村这种人口数量较大、住宅集聚度较高的居住点,主要采取集中处理模式。通过每户居民各自的支管将生活污水收集后,就地引入生态污水处理设施,主要以人工湿地为主。湿地铺有五层特殊介质混合层,通过层层渗透,经植物、微生物的综合处理后最终达标排放。根据设计要求,污水经过集中模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可用于农田灌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仅仅是新建几处污水处理厂、自建一些处理终端那么简单,还需要对原有的管网进行提升改造。很多农村没有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都是沿道路边沟直接排到附近水体。有排水系统或管道的地区,大部分也是雨污合流。”该负责人说,要通过加强对农厕的改造,做好雨污分离截污管网建设,做到粪尿、洗涤、洗浴和厨用废水等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达标排放。
据介绍,岱山计划在三年内投资3亿元,对82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新增受益农户17534户,受益率达80%以上。其中,今年底将有18个建制村完成新建或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该县还将按照“治污设施日常化、常态化运行”的要求,注重长效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