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受了两周左右的蓝天白云好空气后,19日起雾霾再次来袭,20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69,属严重污染。微博、微信上有网友认为应该根据雾霾的程度及天数向部分户外劳动者发放专门补贴,这项提议一现身立刻引发热议。
在雾霾污染尚不能得到根本治理的现实语境中,为部分户外劳动者发放一定数量的雾霾补贴,这不但不是相关部门推脱治霾责任的体现,相反,它却是从人本主义的高度,给劳动者必要的人性关怀,它更是治霾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个需要了解的事实是,雾霾的出现,其实有着多重方面的原因,它恶化到今天的地步,也并非一朝一日而铸就。而对于这个近几年才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自然灾害现,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组织,对它的认识及治理研究都尚处于较低的摸索阶段,于此背景下,如果我们要求政府部门在短时间内将雾霾扼杀在现状中,这带有乌托邦的愿望不但不现实,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片面之谈。
那么,当雾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的话语体系里,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因雾霾而引起的人体伤害,就势必成了当下最该被关注的话题。雾霾补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户外劳动者在身体上受到的伤害,但它至少可以通过物质呈现的方式给户外劳动者精神和物质上的心理慰藉。较之于消除雾霾灾害,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虽然不是最优方案,但在跨度长、涉及面广的雾霾治理过程中,它也不失为相关部门实施治霾行动的次优选择。
从本质上讲,对雾霾的治理,本就是为了还民众一个干净、清洁的呼吸环境,而补贴的发放,同样也是在践行这样的理念过程中给户外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护,比如他们可以通过这些资金去买一些护肺设备,亦可以在政府的这些行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所在。诚然,这样的方式肯定透漏着诸多的辛酸与无奈,但在雾霾治理尚不能一步到位的前提下,这种权宜之计其实也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给户外劳动者发放雾霾补贴,并不代表雾霾治理就因此而一劳永逸,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二者之间就呈现了绝对的对立。事实上,雾霾补贴只是雾霾治理的一个极小组成部分,它背后应该彰显出来的制度善意,理应在积极有力的雾霾行动中得以彰显。一定程度上讲,政府部门在雾霾的源头治理上能够表现出多大的诚意,那么,雾霾补贴的善意就可以多大程度的得到激发。因为最好的雾霾补贴,不是以物质为代偿的表现形式,而是相关部门从根本上减轻雾霾灾害的切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