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产业是广东省南海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面对环保政策及法规等压力,多次成为节能减排的专项整治对象。
以蒙娜丽莎、广东宏陶、新润成为代表的南海陶瓷企业,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将专利标准化,通过制定清洁生产的国家标准,实现了产业优化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近年来,南海陶瓷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定35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30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10家,并培养了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国际标准制定队伍。
环保政策
倒逼产业优化
如果说其它行业企业的标准化行为,更多是一种自发的优化行为,那么陶瓷企业的标准化之路,则与环保政策的倒逼息息相关,这种倒逼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陶瓷产业,是南海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位置。在环保形势逐年趋紧的背景下,南海的传统陶瓷行业曾顶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帽子,不可避免地受到环保政策的约束。而陶瓷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更成为环保监管的重点。
广东佛山南海区对陶瓷行业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整治,对不达标的企业实行就地关停转产,原来的100多家陶瓷厂在整治后仅保留了10家生产企业,这些留下的企业多是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
陶瓷行业如何在整治中升级优化?南海借助创建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区的契机,通过大力推动陶瓷企业制修订各级标准、产品“采标”、创建“标良”等标准化活动,走出一条整治优化提升的路径。
参与制定推广国标
节省能耗近3300吨
实现清洁生产是节能减排的路径,企业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制定实施能源限耗和清洁生产标准成了企业的选择,南海陶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制定了严于国家的废气、废尘排放标准,从而促进整个行业提升。
近年来,南海陶瓷企业蒙娜丽莎、宏陶等积极参与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制定,在推广实施该标准后,相关企业节能降耗近3300吨,节约了325万元的能源开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25万吨。
“利用标准化的手段,不仅能节约能耗,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优化提升,提升佛山陶瓷在全国的品牌地位和形象。”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表示。
在陶瓷企业推行标准化,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3年,在佛山市的质量抽查中,南海区陶瓷产品合格率均在90%以上,1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认证,南海11个陶瓷产品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自主创新引领
陶瓷薄板化变革
在蒙娜丽莎集团新型无机轻质板材示范中心内,张旗康拿起一块3.5毫米厚度的陶瓷薄板往地上一摔,“砰”一声触地后瓷砖居然完好无缺,令不少在场的参观者颇为感叹。
陶瓷的薄型化轻量化技术,代表着陶瓷行业未来的方向,蒙娜丽莎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将专利标准化,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并引领中国建筑陶瓷向薄型化、减量化、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方向发展。
张旗康透露,公司自主研发的新技术,使陶瓷板厚度仅为传统陶瓷砖的1/3,单位面积材料用量降低一半,综合能耗降低50%以上。随后该企业将这项技术标准化产业化,陶瓷薄板销售量出现几何级数增长,市场占有率达80%。
将创新成果转为企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蒙娜丽莎公司又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其主导制订的《陶瓷板》标准(GB/T23266-2009)实施后,年营收增加了2亿元,毛利贡献8000万元以上,是目前公司利润最高的板块。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争夺国际话语权
然而,蒙娜丽莎公司并未就此停步,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国际标准舞台,探索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来打开国际市场的新模式。
经过几番努力,蒙娜丽莎公司成功跻身《陶瓷薄板》国际标准起草小组,打破了长期以来意大利、西班牙垄断陶瓷行业国际标准制定的局面。从2011年至今,该企业先后6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陶瓷薄板》标准的制定工作,以全面的检测数据和证明材料,代表中国陶瓷产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认可和尊重。
从企业标准到国家标准再到国际标准,蒙娜丽莎公司的“标准三级跳”,事半功倍地完成了单一企业的节能降耗和全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成就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蒙娜丽莎公司成为陶瓷行业内首家国家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单位。
蒙娜丽莎公司是南海陶瓷企业面对环保压力,进行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它走出的是一条“研发促进创新、创新制定标准、标准推动产业”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