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昨日在“加快创业板改革,服务创新驱动战略”论坛上肯定了创业板在四个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表示,目前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在创业板设立专门层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张育军认为,创业板有力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于创业板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企业,因此设置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其次,创业板成立之初在制度安排上就结合了创新型企业的一些特点和需求,充分考虑了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等特点。此外,近年来在新兴产业领域还出现了许多原产业规划难以覆盖的新行业,如创意产业等,创业板对这些新兴行业都予以了积极支持。
除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张育军还认为,创业板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促进了国家科技战略的实施。他说,创业板通过支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公司发展,带动了所在领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
此外,创业板推动了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成长,为投资人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成果提供重要渠道。
数据显示,以新经济为代表的创业板公司近年来业绩显著增长,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从2009年到2013年翻了1倍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达到7825万元。截至2014年9月30日,创业板活跃账户已从最初的423万户大幅增加到1255万户,机构持有比重也从2009年的3.56%增加到超过40%。张育军认为,这些数据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业板的逐步认可,以及对其前景的信心。
最后,张育军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在促进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已经有75家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登陆创业板,这些企业在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转化资源优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产业升级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其中,还有50多家创业板企业地处县、乡、区级,这些企业在缓解区域以及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2013年末,创业板公司提供就业人数超过40万,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超过6万,分别比上市前增长了112%和32.5%。创业板带动了一批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公司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生态与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