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融结合的模式投资宁夏光伏项目,中民投此举无疑是对光伏行业一次很好的推动,但现在说成功显然为时过早。因为选择宁夏建立电站,中民投仍指向政策红利。
8月28日,备受瞩目的民营大型投资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宣布首个千亿投资计划,其中新能源方面的占比相当可观——在宁夏投资建设3GW~5GW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00亿~500亿元。
众所周知,当下的光伏行业备受政策眷顾,但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仅以2014年年初制定的14GW装机目标为例,根据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的报告,上半年,光伏新增并网装机容量仅为3.3GW,其中包括2.3GW大型电站和1GW分布式。这说明,真正的市场模式仍未在行业内出现。而作为一家投资企业,中民投的大笔投入,能否为其带来预想的收益?
产融结合的首次试水
其实,投资宁夏电站,已不是中民投首次接触光伏行业。早在2014年5月,也就是中民投注册后仅10日,协鑫集团宣布,将与中民投合作建立规模100亿元的基金,以发展光伏电站和光伏产业整合。
而产融结合,正是中民投所希望涉足和专营的领域。根据《商业银行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因此在我国,产业与金融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而中民投作为民营投资集团,不受此条例约束,其向国务院提出了产融平台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企业融资,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合理管控风险。
另外,中民投采取众筹式的融资模式,且59家参与企业平均每家持股不超过2%,即10亿元,最低不少于0.6%,即3亿元。多行业大佬参与,集合众人才智,有助于在全行业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就曾公开表示,中民投的商业模式,将向美国摩根财团靠拢,覆盖产业和金融。更确切的描述,就如其创立者董文标所说“一家产融结合的金融控股集团。”
在中民投成立之初,其表示要将化解国内产能过剩作为重要方向,并率先选定钢铁、光伏、船舶等行业,在总公司下面分别计划设立中民新能源、中民钢铁、中民国际通航和中民矿业物流等九个子公司,其中,中民新能源的业务最先开始启动。
董文标曾公开表示,“中民投将分两步走,第一步主攻产业投资,第二步是在做好产业投资的基础上,对金融资产进行投资。”此次宁夏光伏项目,就是董文标所承诺的“过剩产业投资”的第一步。
名利双收的宁夏项目
但实际上,中民投“关注光伏过剩产能”的说法并不准确。
众所周知,我国光伏产业过剩是在制造环节,而不是终端发电板块。在2013年,我国出台诸多能源消费方面的政策,以鼓励减少煤炭发电,这为新能源发电带来巨大空间。除此以外,仅政府颁布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就超过10项,且集中惠及下游光伏电站领域,也就是中民投此次投资的板块。中民投此次注资,既为国内新能源行业带来新的血液,赚足了来自政府的好感,又能拿到补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而投资宁夏,既避开了分布式光伏扎堆的东部、也避开了光伏电站的传统投资地甘肃内蒙古,则能看出中民投对于收益的细心考量。
宁夏作为西部发电大省,不仅具备平均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无霜期168天的优势,其电力输送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宁夏已建成电力外输项目主要包括宁东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今年新建重点项目有灵绍±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这意味着电力外送能力或在不久后再创新高。
另外,宁夏对待新能源发电并网态度积极,2013年光伏装机增长率高达627%。截至今年8月20日,宁夏电网并网光伏发电站达64个,装机容量达到163万千瓦,占全网总装机的7.2%,新能源发电已成为宁夏第二大电源。为满足新能源发展需求,国网宁夏电力还建设了5座330千伏、1座220千伏新能源集中接入输变电工程,确保核准的新能源全部按计划顺利并网。
如果按照宁夏集中光伏发电收购电价定0.9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补贴为0.42元/千瓦时计算,中民投宁夏3GW~5GW集中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将每年为其带来60亿~105亿元的现金流,中民投投资宁夏项目有望在6~8年内回收成本。
长期收益仍存质疑
在宣布宁夏投资的当天,董文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光伏技术完善以后,光伏发电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而煤电在解决碳排放、脱硫等问题后,成本将上升。”言语中,不难看出其对光伏行业未来复苏的信心。
如果从数字上看,行业复苏的确已现曙光。根据官方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到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而去年全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仅为100亿美元左右。在企业方面,二季度阿特斯太阳能、昱辉阳光、晶澳太阳能等主流厂商都实现了毛利增长,部分毛利在10%以上,行业投资表现也愈来愈活跃,中民投在此背景下新建或收购电站项目,时机较为成熟。
但回顾近三年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复苏”说法又显得颇为牵强,这也是诸多业者怀疑中民投投资合理性的重要方面。
众所周知,我国光伏发电站尚未实现自主盈利,企业维持正常营运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补贴额度为0.42元/千瓦时,这比0.419元/千瓦时的煤炭发电收购电价还要高,如此高额的补贴下,光伏产业若还是不能呈现“复苏”迹象,就显得有些说不过去了。伴随技术的不断完善,光伏发电的成本虽然也在下降,但是对比0.2元/千瓦时左右的煤炭发电成本,光伏发电想要凭“实力”说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中民投光伏投资项目能否实现长期持续盈利,说到底,还是仰赖随时可能摇摆的政府扶持政策。
从2013年3月,全球光伏产能排名前十的尚德电力宣布破产重组,中国光伏行业陷入全面危机。此后,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高额的光伏补贴政策,但这些政策更像是“救急”,其可持续性或难有保证。
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光伏产业总装机规模在18GW,按照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各自占一半来算,政府全年需要财政拨款已达到190亿元以上。而在同期,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纷纷减少了对光伏发电的补贴。未来,光伏补贴的发展能否持续,或将影响中民投的收益。
用产融结合的模式投资宁夏,中民投此举无疑是光伏行业一次很好的尝试,但现在说成功显然为时过早。因为其选择宁夏建立电站,仍指向政策红利。因此,寻求如何在较短时间实现成本缩减、自主盈利,将是中民投下一步面临的最大挑战。而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只有从内打破窘况,寻求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是产能释放、行业新生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