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三周年。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以来,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总体运行平稳,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碳市场启动三年来,随着更多减排技术和措施得到充分应用,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约350亿元。每吨碳价由开盘初期的40多元上升到90元左右,历史最高值超过100元。
“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预计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也将纳入全国碳市场。”7月21日,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武汉召开,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国辉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谈及未来碳市场的变化,朱国辉表示,未来扩容行业将会逐步增加。参与对象、交易对象也将增加,如金融机构和合规投资者等。交易的价格会发生较大变化,呈现缓慢上涨趋势。
近年来,全国碳市场建设逐步提速,今年1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正式重启。此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首批方法学,国家认监委发布了第一批CCER审定与核查机构名单。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全国碳市场在交易量、碳价等多方面实现了上升,但碳市场并未完全达到市场预期。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碳市场的活跃度,要扩容,增加CCER方法学,碳金融发展等问题。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扩容在即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现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中碳登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较第一个履约周期成交量上涨19%,成交额上涨89%,参与交易企业数量也增加了50%,而碳配额价格也由启动时48元/吨达到90元/吨左右,价格上涨87%左右。今年4月,我国碳市场碳价首次突破百元。全国碳交易数据显示,7月19日,全国碳市场最高价89.17元/吨。
电力行业参与碳市场运行三年以来,碳市场交易量和碳价都实现了上升。不到3年,我国碳价一度突破了100元/吨。但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碳市场还未达到预期效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仅有单一的电力行业显然不足,发电企业不能将上游的碳成本有效转移至下游,这一功能在目前阶段可能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接下来必须思考如何合理地将其他行业纳入,以实现将碳成本转移到下游。
今年,生态环境部也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熟料生产》等多个征求意见稿,市场对于下一个纳入碳市场的行业也有诸多猜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赵俊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碳市场在近一两年内极有可能实现扩容,这意味着诸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企业有望下一批进入碳市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现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已刻不容缓。企业应当积极学习全国碳市场的各项市场规则,组建专业的团队,并将内部的碳减排管理工作纳入日常议程。只有如此,当这些企业真正步入碳市场时,才能凭借其在碳减排工作上的扎实表现,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石和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鑫接受采访时表示,碳市场纳入新行业遵循原则是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而成熟的条件就包括配额分配方案、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普遍盈利不好,如果强行纳入,也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认为,除了配额分配要科学公正,也要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推行碳市场扩容的相关政策。
2023、2024年度全国碳市场合计约5000万吨配额缺口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全国碳市场正式进入第三个履约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方案》在保持制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之上,进行了调整优化。《方案》延续了第二个履约周期分配方案的总体框架,2023、2024年度配额全部免费分配。将基于供电量核定配额调整为基于发电量核定配额。此外,间接排放不再纳入管控,履约周期由两年变为一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方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得碳市场的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发电量的配额更方便核定,而间接排放在发电企业碳排放比例中相对较小,间接排放不再纳入管控减轻了企业进行排放核算的工作量。此外,履约周期的缩短,则体现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更加精细化。
配额分配制度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是保证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实现政策目标的基石。
本次《方案》的总体框架思路上与以往保持一致,但在具体内容上,《方案》结合前两个履约周期的实践情况,做出了一些较大的调整优化。中节能生态产品总经理廖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前两个履约周期,着重于提升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能力,夯实碳市场数据基础。本次《方案》则在前两个履约周期经验的基础上,简化了排放和配额核算,并引入新机制鼓励交易,这对企业的碳资产交易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将激励企业从碳排放管理逐步转型升级为全面的碳资产战略规划与管理。
《方案》中,依旧采用配额全部免费分配。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副秘书长吴宏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配额有偿分配制度仍待建立。地方碳市场已有可参考的先例,北京、武汉、深圳碳市场在配额有偿分配机制上已有十余年的探索经验,国际上成熟的碳市场大都已经开展了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实践。他认为,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升有偿分配比例,能够促进企业碳减排的意愿以及加大减排技术创新的力度。
基准值是配额分配方案的核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与已发布的2022年度基准值相比,2023、2024年度碳排放基准值数值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方案》编制说明指出,一方面,《方案》从基于供电量核定配额调整为基于发电量核定配额,发电量相比于供电量数值更大,造成基准值数值更小;另一方面,间接排放不再纳入配额管控范围,基准值也相对下调。
据披露,按照《方案》提出的2023年基准值,2023年度全行业约有0.5%配额缺口率。2024年各类别机组发电、供热基准值均较2023年基准值下降约0.5%。中节能生态产品总经理廖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考虑到2023年发电行业实际碳排放强度较2022年下降0.6%左右,2024年度配额缺口率预计也将与2023年度的水平相当。
廖原进一步指出,若参照第二个履约周期覆盖超过50亿吨年排放量的规模推测,2023年度0.5%的配额缺口率相当于约2500万吨的配额缺口,2023、2024年度合计约5000万吨的配额缺口。
另外,《方案》新引入了配额结转政策,让市场主体持有的配额留存至后续年度使用,意在鼓励配额盈余企业出售配额、释放配额供给。吴宏杰表示,当前由于履约要求的影响,部分电厂惜售配额,该项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全国碳市场的流动和交易活跃度。
自愿碳市场谨慎前行
去年,生态环境部公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个项目方法学。近期,国家认监委又发布第一批CCER审定与核查机构名单。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院长李怒云表示,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调节工具,碳汇可以作为抵消机制的一部分得以在国家碳市场中交易。
未来预计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参加自愿减排交易?李怒云表示,短时间内不可能发布很多个方法学,气候主管部门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等因素及时修订,在条件成熟时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清洁发展机制(CDM)延续下来的国际公认的减排项目领域有15个。现在公布的第一批4个方法学只包含其中两类,分别是第一类“能源工业”和第十四类“造林和再造林”,各公布了2个方法学。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陆续评估和遴选发布其他领域的方法学,按照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逐步扩大纳入的领域。
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认为,以造林碳汇为例,主要基于2015年新增的公益林,在额外性条款的约束下,能进入核算范畴的林地面积较小。“举例来说,一块全县域面积190万亩的林地以原始林为主,仅有约10万亩的面积能以CCER方法学来进行开发。”她说。
吴华认为,当前生态环境部公布方法学的速度相对谨慎是个好事。她解释称,如果项目量在短时间内过大,专家、第三方审核机构的审核速度跟不上,可能会出现未被检查出来的数据造假问题。
对此,李怒云表示,目前自愿碳市场正遭遇信任危机。因为缺乏清晰的数据和透明度,对碳信用额发放和监测缺乏监督,使得一些碳抵消项目被认为是企业“漂绿”工具。“要继续发挥自愿碳市场对碳减排的作用,那么科学制定方法学、加强管理、增加透明度、开拓创新等是今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吴华表示,CCER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推动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质上是国内碳定价平台,“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启动了自身碳盘查,下一阶段很重要的是碳定价”。
吴华称,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4月,全球范围内共计实施了75项碳定价工具(其中39项为碳税工具,36项为ETS,按司法辖区分)。这些工具覆盖了总计130亿吨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全球排放总量的24%。
短期来看,吴华表示,国内国际碳市场的互认较难实现。她解释称,欧盟设置的碳关税是贸易壁垒的新形态,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利用市场优势将企业的环保、碳排放成本提高至欧盟的同一水平。
在碳价方面,虽然我国碳市场碳价一度突破百元,但相比国际碳价仍较低。吴华认为,国内碳价与国际碳价差距相对较大,欧盟的碳价几乎是国内碳价的8倍,原因在于基于方法学计算出的碳和碳资产能够帮助企业“出海”解决的问题,所涵盖的内容边界广度有所不同,形成的碳价也有高有低。未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于碳中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共识的加强,碳价也将逐步上升。
从国内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来看,李怒云用数据解释称,2021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20多亿美元。较之同年强制市场8500亿美元的交易量,自愿碳市场的规模较小,特别是2023年较2022年大幅下降61%。
然而,大多数市场观察者预测,随着企业加大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净零排放方面的承诺,相应的碳信用需求会增加,从而带动自愿碳市场的增长。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估计到2030年,自愿碳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亿~500亿美元。
碳金融创新仍需耐心等待
随着碳市场的日益成熟,加之2024年CCER的重启,强制和自愿碳市场两种机制的共同推动,近年来,碳金融创新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出并实施。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慧心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三年来,碳金融在标准规范、产品创新和主体多元方面都有不少亮点。
一方面在于碳金融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强化。随着证监会《碳金融产品》以及交易商协会组织各界专家编制的《中国碳衍生产品交易定义文件(2023年版)》的发布,各界对于碳金融产品的概念和认识显著加强。加上各地试点碳市场相继出台碳排放回购业务、远期业务以及配额抵质押登记相关规定,碳金融创新的规范性持续优化。
另一方面在于碳金融产品维度进一步丰富。过去三年,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碳金融产品创新中,以碳配额抵质押贷款为主的碳资产抵质押贷款创新案例在全国各省市相继涌现,随着碳市场建设的日渐成熟,各方对于碳资产抵质押的增信效果也形成了认可。同时,银行间市场也创新了多笔碳市场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有的将票面利率与碳配额交易收益挂钩,有的将利率与CCER减排量挂钩,碳债券产品创新案例日益丰富。
三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各金融业态主体对于碳金融的关注都提升了,并创新了相应产品,碳金融在满足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维度将逐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电力行业及未来有望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均为高碳排放行业,这也为后续转型金融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弹药。
赵俊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钢铁等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会为转型金融提供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全国碳市场强制性要求这些高碳排放企业履约。另一方面,欧盟碳关税等境外的绿色贸易壁垒也将陆续落地,这给企业推动低碳转型都提供了新的动力。转型金融是高碳企业低碳转型的一种手段,企业有了转型的动力,转型金融才能发展。
除了传统与信贷、债券相关的产品创新外,与碳期货等衍生品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备受金融业内人士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欧盟80%以上的碳交易都是以期货形式开展,碳期货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大型碳市场进行价格发现的重要工具,未来若能实现碳期现联动,将为碳金融带来更多创新机遇。
但目前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的暂行条例依旧仅聚焦现货交易,我国尚未形成对于包括碳金融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规范。
赵俊华认为,碳期货等衍生品能否上市,还需观察未来2~3年内能否有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更多企业参与碳现货市场。
刘慧心也表示,参考国际成熟的碳市场发展经验,良好的市场预期和稳定碳价是碳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此外,我国碳市场目前在控排行业的覆盖、交易主体的类型、交易的活跃度、碳价或配额调整措施等方面仍需要逐步优化,在健全的机制设计下逐步形成符合市场供需的碳定价机制,因此对于碳期货等衍生品的创新仍需耐心等待。
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或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新能源新增装机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截至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541万千瓦,同比增长24.1%,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2023年,基建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30762万千瓦,同比增长96.2%,占新增发电装机总量的83.0%。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发电企业ESG报告公开数据发现,不少被要求强制进行信息披露的上市发电企业,其碳排放总量同比仍在上升。同时,近些年,发电行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2023年发电行业实际碳排放强度较2022年下降0.6%左右。
吴宏杰表示,所谓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碳排放量除以经济GDP所得到的值,碳排放强度越小,表明企业绿色发展的水平越高。
举例来说,去年电厂的碳排放量为1吨,而今年的排放量为2吨,的确碳排放量在上升,但从对应的经济效益来看,去年每吨碳排放对应的经济效益为1元,而今年这一数值对应的是3元。这一显著的碳排放强度下降,表明企业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而碳排放总量是一定时期和区域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吴宏杰表示,中国当前追求碳排放强度下降,而不是绝对的碳排放总量下降。碳排放总量下降,某种程度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关注上市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同比上升的同时,也要看企业的碳排放强度是否下降。
林伯强表示,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也可能意味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增加,碳排放强度往往会随之下降。碳排放总量是否还会增加,最主要还是看电力系统的发展。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之前,许多火电企业的碳排放还是会继续上升,而非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