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绿树环绕,干净整洁。
6月6日,湘潭县河口镇、杨嘉桥镇等地百余名村民,来到位于益阳市谢林港镇青山村的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没有一点气味”“好漂亮的工厂”……村民们边看边议论。
这座烟气排放全面执行欧盟2010标准(注: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的工厂,已成为我省推广垃圾焚烧处理的“标杆”项目。截至6月6日,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726天,累计处理城乡生活垃圾64.07万吨;发电1.96亿千瓦时。
项目总投资5亿元
为破解“垃圾围城”之困,益阳市2011年就着手筹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经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PPP模式,于2013年引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90亩。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垃圾焚烧处理项目需妥善应对“邻避效应”。为取得周边群众支持,益阳市在项目选址和环评论证阶段做到“不欠群众账”;在技术工艺上,益阳市坚持高标准,要求做到“不欠环保账”。光大国际中标益阳项目后,进一步提高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招标文件规定的国家标准提高到全面执行欧盟2010标准。
厂区内鸟语花香
6月8日,记者来到益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只见厂区处处干净整洁、鸟语花香,闻不到臭味。不时闯入眼帘的垃圾运输车才让人意识到这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有900吨以上的生活垃圾,从益阳市资阳区等地送来,电厂已开始满负荷发电。”相关负责人介绍。
厂区外的电子显示屏,每半小时更新烟气排放数据,接受周围群众监督,并与环保部门数据联网。益阳市环保局副局长马旭亮介绍,对于公众最关心的二噁英排放,只要焚烧炉温度达到850摄氏度以上、炉内停留时间超过2秒且辅以有效末端治理,完全可以达标。
现在,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不仅已列入“湖南省环境教育基地”“益阳市科普教育基地”,更被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分别列入第三批、第二批全国PPP示范项目,2017年获省环卫行业“特别贡献奖”。
■记者 陈淦璋
评论
把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过日子就会产生生活垃圾,若垃圾“处理”能力跑不赢“产生”的速度,就会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近年来,益阳市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手段,大力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破解“垃圾围城”困境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以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作为当前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双赢的措施,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抓手,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定性一环。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建设垃圾消纳场,实行无害化填埋处理,虽然解决了“垃圾围城”的现实问题,但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造成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全省县以上城镇共有108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设计总库容2.72亿立方米。由于这些年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也进入快速增长期,全省垃圾处理场剩余库容已不足60%。升级垃圾处理处置方式,既是现实所逼,更是大势所趋。
近两年,我省在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取得明显进展,益阳、永州、长沙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不仅从根本上解除本地垃圾处理处置上的压力,而且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方共赢。应该说,益阳、长沙等地成功的案例表明,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建设,将是近一段时期解决我省“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问题的重要途径,将极大地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要抓手。
目前,全省已建成10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达到1.2万吨,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占比达到37%;同时,还有5个项目正在建设。到2020年,全省还将规划建设3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省生活垃圾焚烧总设计日处理能力将达到4.42万吨。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垃圾围城”问题。
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大的瓶颈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人们观念上的掣肘。放眼全国,“垃圾焚烧厂该建”,但“别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效应”,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带来阻力。然而,益阳这些年陆续建成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整个过程做到了“零投诉、零上访”,其成功化解“邻避效应”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