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点-线-带-面”的土壤污染态势,已导致损害粮食产量、农产品质量、饮用水安全及公众健康等重大环境事件的连续发生。若对土壤污染不加以有效遏制、控制和修复,我们付出的环境代价将更大,危害食物安全和国民健康的问题将更突出。加强土壤污染监管预防工作,创新土壤污染阻控修复技术,保障“土净、地绿、食洁、居安”,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监管预防体系建设从何入手
制定防治法与质量标准,建立多部门统筹监管,落实质量改善考核
制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刻不容缓,是当务之急。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是解决当前及长远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应尽快优先制订《土壤污染防治法》,使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维护与改善、污染预防、控制及修复等工作有法可依,实行土壤污染的依法治理;建立以环境保护部为主,与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统筹、协调、联动的监督监管体制与机制,并将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工作落实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工作中去。
亟须制修订国家及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针对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土壤环境管理需求的现象,尊重土壤类型分布的自然规律和土壤利用方式差异的客观现实,尽快按照分区、分类、分等原则,建立自然土壤、农业土壤(包括农地、林地、草地、菜地、果园地)、工业建设用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科学制订铊、锑、钒及新型有机污染物等新标准,修订铅、镍、有机氯农药等旧标准,并允许地方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例如,制定针对地球化学异常的重金属高背景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地方标准,以规范土壤重金属高背景区的生产与开发活动,防止叠加污染及污染物迁移扩散。
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的土壤环境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围绕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需导,建立包括土壤环境分析方法与标准物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标准、土壤环境控制修复技术与设备、土壤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土壤环境政策与监管机制等在内的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支撑技术体系,绘制未来研究与发展路线图,科学指导国家土壤污染的监管预防工作。
尽早实行国家多部门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的土壤环境监测数据与资料的共享,避免因数据失效而浪费。在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土壤环境监测网、质量评估、等级划分、功能区划以及优先保护区的确定,建立土壤信息管理系统,切实支持土壤污染监管预防工作。
加强土壤污染阻控修复科技创新
应以污染风险评估为修复导向,发展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修复技术
在过去的30年期间,欧、美、日、澳等国家纷纷制定了土壤修复计划,巨额投资研究了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经验,成立了许多土壤修复公司和网络组织,使土壤修复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经过近10多年来全球范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积累了不同污染类型场地土壤综合工程修复技术应用经验,出现了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技术等研究的新热点。
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十五”期间得到重视,才列入了高技术研究规划发展计划,其研发水平和应用经验都与美、英、德、荷等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近年来,顺应土壤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和土壤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环境保护部等部门有计划地部署了一些土壤修复研究项目和专题,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期间,以土壤修复为主题的国内一系列学术性活动也为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性和推动性作用。土壤修复理论与技术已成为土壤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地表过程研究的新内容。
总体上,我国不仅需要深化研究土壤污染规律,而且需要创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工艺,以点带面,加快成功的技术与经验推广。
1、在污染土壤修复决策上,应从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修复目标发展到基于污染风险评估的修复导向。
2、在技术上,应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发展到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基于土壤净化及监测的自然修复,从单一的修复技术发展到多技术联合的修复技术、综合集成的工程修复技术。
3、在设备上,应从基于固定式设备的离场修复发展到移动式设备的现场修复。
4、在应用上,应从服务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或石油污染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发展到多种污染物复合或混合污染土壤的组合式修复技术;应从单一企业场地走向大城市复合场地,从单项修复技术发展到融大气、水体监测的多技术多设备协同的场地土壤-地下水综合集成修复;应从工业场地走向农业耕地,从适用于工业企业场地污染土壤的离位破坏性的物化修复技术,发展到适用于耕地污染土壤的原位肥力维持性的绿色修复技术。
5、应发展土壤污染的作物阻控技术和种植新模式。建立对重金属具有耐性、低吸收性和低积累性的农作物种植模式,避免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传递富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6、应发展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修复技术。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加强高含金、银、铜、锌、铅、镍及稀有、贵金属资源的矿山尾矿渣、污染场地土壤等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