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领域,机器人所承担的功能之大让人畏惧。随着工业上产线上机器人工的增加,对于人工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为生产线的岗位是有限的,机器人的生产效率又远远大于普通劳工,机器人的增加势必会取代人力,让一部分劳工下岗。所以,从制造业到专业服务领域中,越来越多人担心自动化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证明,工业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完成人工的工作,甚至精确度更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东莞的某个生产车间里,一个工业机器人的手臂就可以代替8人。
在广东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60台机器手正日夜无休地打磨一个个手机中框结构件。它们被分成10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由一条自动传送带上下料,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每条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在几个月之前,完成这些工序还需要650名工人。一台机器手可以替代6至8名工人,现在,打磨车间还有60名工人,未来将减少到20人。在这样一种驱趋势下,人工车间即将便替代废弃。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主要应用在一下领域:汽车制造业,电子电器行业,橡胶及塑料行业,铸造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玻璃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冶金行业,烟草行业。
其中,大部分工业机器人都被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在中国,工业5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其中50%以上为焊接机器人;在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机器人占机器人总保有量的53%以上。
在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逐步将目光转向自动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瞄准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
国务院重视引导制造业转型:国务院于2015年5月初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一共包括十大领域,其中之一便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纲领提出,开发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从现实来看,机器人远没有那么智能。目前机器人仍普遍在人类设定的程序下运行,其所能做的事情也相对单一。不过,业界普遍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性能的提升,机器人将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以帮助人们延展具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