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琳 水头报道
“买石头,到水头”。水头已成为了中国石材产业的风向标。
道路两旁成堆石头、几乎是10米一个的石材企业广告牌以及清一色的石头厂区,都告诉来者,已驶入了中国重要的石头产业基地——中国南安水头镇。
“买石材到这里,算是来对了。听说只要国际上有的石种,水头都有。”只要有客人从泉州到水头,泉州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就如是说。
每天,他都会从泉州往水头的路上跑上三四次,送客人。每次100元,因此这几年也获益颇多。
实际上,水头没有石材资源,人均土地不到三分,但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水头的石材生意不仅荫泽了李师傅,更使水头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09年完成工商税收7亿多元,是2001年的7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34亿多元,是2001年的近4倍。同时,水头石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官桥、石井等乡镇石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南安建材产业的整体突破。
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头镇又迎来新的机遇:泉州市政府在2010年12月30日召开的泉州市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今后南安市水头镇将建设石材集中区,晋江、安溪石材行业在2012年7月31日将整体退出,全部集中到水头镇。
然而,高规格规划的背后,亦隐藏着风险,水头一级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以大规模占地的发展方式都已受到制约,政府也已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干涉和引导。业界认为,在这场产业结构调整中,水头要将自己定位于总部基地,强化研发与信息交流功能,转型发展;企业亦需进行产品升级,从材料商向供应商转型,实现新的跨跃。
提高准入门槛
靠着厦门港,南安水头石材产业基地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南安现有石材企业达1500多家,石材产量已占到了全国的50%,石材产品也已占到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其中有70%聚集在水头。
“过往多是粗放型发展,买来荒料,切割,批发,以这种模式生存发展。”福州一位长期关注水头石材产业发展的人士表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对于石材行业的发展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法规,行业竞争混乱;二是缺乏前瞻性的发展引导,仅仅将石材定位成了建筑材料,没有挖掘其所具备的价值。”
他的担心在福建泉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有了转机。去年底召开的泉州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泉州不仅会清退一部分地区的石材产区,同时也对留下来的产区进行了约束。
去年,泉州的南安市就提高了石材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要求项目投产1周年后每亩应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并对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沿海三镇制定了石材行业新的准入条件:新上(包括增资扩容项目)石材生产、石材机械、石材物流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所在乡镇总体规划要求,重点发展石材工艺、石材循环经济项目。不得变相以其他企业类型变更为石材生产项目。
此外,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必须高标准规划建设石材加工集中区。今后,三镇新上石材项目原则上必须入驻石材加工集中区,集中区外不再安排石材项目用地及项目准入。并且,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新规划建设的石材加工集中区必须预留10%以上用地规模,用于发展石材产业的石粉碎石综合利用项目,并同时规划建设填埋场,对石材加工区内企业产生的石粉碎石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现在,南安市政府原则上已不批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石材新项目了。”上述福州一位长期关注水头石材产业发展的人士表示。
而在治理污染方面,早在2005年,南安市部分政协委员即提交《关于对石粉开发利用、变废为宝的扶持力度》建议案,并促成每年100万元的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发展专项基金,将循环经济推到前台。
转型发展
产业发展上的限制以及金融危机、房地产调控的聚集效应,都让企业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受限。因此,很多企业已决定转型。“治理整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行业升级转型,企业在规模化扩张过程中实现与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福建省石材协会秘书长郭经纬表示。
溪石股份就计划进入石材装饰市场,做石材设计、装修、供应一体化的服务商。这个计划在溪石股份董事长王伯瑶心里已筹划了4年,并认定这是发展方向与商业机会。支撑他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从全国来看,石材的市场容量是2000亿元/年,装饰的市场消费是2万亿元/年。”
“传统的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下市场,企业发展必须有所创新,进入装饰行业是希望带动石材产品的发展。”王伯瑶说。
而英良集团计划走高端发展路线,“我们要做精、做细,挖掘石头蕴藏的深层次价值。”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表示。
目前,英良集团打算发展三大石头品牌:一是定位于奢华化的5号仓库,主要产品是石材雕刻、玉石等高端产品,5号仓库以直营+连锁的模式运营,目前已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市场,未来还会进入武汉、重庆、成都、郑州等城市;二是承接工程的英良品牌;三是定位于居家石材的奥特莱斯品牌。
另外,如康利、环球等纷纷在海内外收购矿山,高时投资的水头国际荒料物流园,更是将海关、银行等配套服务融为一体。东星、东升等则涉足房地产开发,明超经营酒店。
但王伯瑶认为,至少3年内,其他产区不会达到水头石材产业聚集的水平和程度。“大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如果买石材,一定要到水头走走看看,这样才放心。”因此,水头企业的升级转型还有机会。
但在转型的过程中,无地可拿的境况也令企业家们有些无奈,“目前,我们在水头就有两个工厂,一个占地50亩,一个占地62亩,中间相差5分钟车程。为什么没在一起呢,就是因为这里没有土地了。”刘良说,其实,再给我一倍的地都不够用。土地是发展中制约最大的问题。没办法,只能往外迁了。
“这也是南安市政府感到最痛苦的事情。”上述福州长期关注水头石材产业发展的人士表示。
但这没有办法,去年6月11日,南安水头总体规划(2010-2030年)通过专家评审,南安水头将规划成国际石材总部基地。
而以石材产业为依托,水头镇未来发展充满了想象空间。根据规划,水头未来发展将分为三步:至2015年,弥补设施差距,改造城市环境,提升经济实力;至2030年,壮大现代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区域职能;2030年以后,整合区域资源,构建综合中心,全面协调发展。至此,水头将由原来的专业石材小镇,发展为综合型中等规模的城镇。
“因此,水头只会留下产业附加值高的企业在这里发展。”郭经纬表示。